近紅外二區熒光探針
研究了分子給體單元調控對熒光性能的影響。由于染料發射波長越長越有利于增加穿透深度,于是增加了一個連接S單元的噻吩作為第二給體(D2)。噻吩的引入可以增加分子的共軛長度從而使熒光波長紅移,但導致QY下降。進一步對連接受體A的第一給體單元(D1)進行結構調控,首次以辛烷噻吩作為D1。相對應的染料IR-FTAP在水溶液中QY高達5.3%,明顯優于其它給體單元。 通過分子動力學模型與密度泛函理論的計算,發現憎水性的辛烷噻吩相較于其它D1單元可以有效減少共軛骨架中心與水分子的作用。計算結果也進一步證明了水中的QY與骨架中心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緊密聯系。 還在IR-FE分子的基礎上引入一條PEG鏈并在其他三條側鏈引入羧基得到分子IR-FEPC。IR-FEPC可以高效的與重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共價連接。斯坦福大學戴宏杰課題組等成功將這一探針應用于卵巢三個階段的促黃體生成激素受體的特異成像
南方科技大學
2021-04-13